• 注册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转自微博 猫步旅人_



    如果有人问你:肉体出轨和精神出轨你更能接受哪个?



    相信你内心立刻就会闪现一个答案。



    但无疑是悲哀的。



    婚姻的幸福与不幸,都是合谋。两个人的事,往往会由第三者来终结。



    可实际上,成熟的、优质的婚姻,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对方,是一份不离不弃的义气。



    马丁·伯格曼在《论爱与它的敌人》中,简述了弗洛伊德对爱的理解,他将成年人的爱分为两种:



    第一种是分析式的爱,是我们把从早期爱的客体上所感受到的爱进行重复,在成年后的情感中,替代早年时期养育者与我们之间爱的模式。第二种爱是自恋式的爱,是我们把对方当成一面镜子,我们通过对方,映射出了理想中自己或者现实的自己,我们期待对方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,让对方爱自己替代自己爱自己。精神出轨或者肉体出轨也是一样的,我们要么在重复旧的关系,要么在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


    如果不修复我们与伴侣的关系,即使和“新人”结合,也会很快回到旧的循环中。



    人之所以要对婚姻忠诚,并不是因为世上只有她一个对的人,而是即使弱水三千,我们也只取一瓢饮。



    人之所以要对婚姻负责,并不是因为我们不会爱上别的人,而是即使会对别人动心,也会先“向内求助”。



    所谓对内求助,就是要反思自己,到底对伴侣哪些点有了反感,是哪个时间节点令我们生厌。



    伴侣身上的这些特质,是一直存在还是在哪个特定时期,激化了我们内心的矛盾。



    同时,也要问问自己,外面的肉体或者灵魂,到底哪里吸引我们,到底是伴侣真的做得不好,还是我们把对自己的失望投射到他们身上。



    人到中年,对婚姻对事业对自我的失落感大多是存在的。伴侣身上的问题,也许只是我们自己问题的外化表现。



    解决问题的钥匙,不在别人手里,而在我们心里。



    我们并不排除婚后遇到今生挚爱的情况,只是在精神或者肉体“行动”之前,先去找到自己婚姻问题的症结,治愈那个拧巴的自己。


    只有你成长为最好的你,才会遇到更好的爱情。



    如果在剖析自己的内心之后,发现那个人真的是自己的今生挚爱,那么请先给伴侣一个交代。



   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,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不能接受?



    答案是,都不接受。撇开动机和需求去谈行为,没有什么意义。

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724
  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    • 回帖总排行
    • 采纳总排行

    暂没有数据

    暂没有数据

  • 发布
  • 做任务
  • 实时动态
  • 壁纸
  •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:

    © 百语娱乐 桂ICP备2022000937号-3